《國際觀─印尼大和解 泰國搞對抗》 |
明星淪落 東協峰會狼狽收場 |
![]() |
【戴萬平/正修科大國企系助理教授(高雄市)】 |
近日有兩則東南亞的政經議題值得關注。其一是印尼國會大選,由現任總統尤都約諾領導的民主黨贏得多數席位,成為國會第一大黨。雖然還要歷經一段合縱連橫的政黨結盟,尤都約諾連任的機會相當大。相較於印尼政局穩定朝向民主鞏固的發展,亞洲金融風暴後同樣被寄予厚望的泰國,卻淪落到紅黃大對抗,連帶使得輪值由泰國主辦的東協峰會狼狽收場。
在過去,比較泰國與印尼兩個同於一九九七年金融風暴受到重創國家的復甦,觀察家多半看好泰國。因為在風暴後,泰國總理塔信振興圖治,不但將泰國經濟帶上高峰,其個人的政治魅力更曾被喻為可能取代印尼,成為東協之首。然而由於內部政治衝突,二六年泰國軍方政變罷黜塔信之後,泰國政治失去穩定。第十四屆東協峰會,原定二八年十二月在清邁召開;因泰國國內政局延期至今,依舊無法順利完成。這樣的結果不僅被新加坡聯合早報諷刺為「國際笑柄」,觀察家也認為未來泰國政局將會如死結般的難解。
相對於泰國,印尼自蘇哈托下台後,不但經濟垮台、政壇惡鬥,境內族群衝突、反華暴動、恐怖攻擊、分離主義不斷,當時有觀察家認為印尼將走向分崩離析。不過短短幾年後,令人驚訝的,近日國會大選平和落幕,過去大眾停留在暴動與暴亂印象的印尼,被「自由之家」評比為東南亞最民主國家。
比較這兩個國家的政治發展,有幾項現象值得關注。首先,學界認為新興國家由民主化邁向民主鞏固需仰賴「時間」的檢驗。二○○四與二○○九年兩次和平的選舉,政權平順交替,代表印尼通過這樣的考驗。九年代後學界對泰國原本也開始如此的期待,而二○○六年泰國軍方政變後,民主鞏固受到嚴重的質疑。
其二,過去印尼民主不可得,主因是過去的政治發展是圍繞「民族主義政黨」與「穆斯林政黨」之間的惡鬥。此次大選結果,不僅民族主義政黨包辦國會前三大;曾經醞釀獨立、伊斯蘭色彩濃厚的亞齊民眾,認為現任總統尤都約諾主導的和談,誠意十足,反而給予大力支持。相較之下,印尼政局在激烈的宗教對立與分離主義對抗下都可以走向和解,泰國政局因塔信個人的去留演變成國際事件,實在令人匪夷所思。
尤都約諾這五年來,在肅清貪汙、振興經濟、打擊恐怖份子、和解分離主義等議題上有所成就,是國會獲勝的主因。作為唯一受邀參加G20峰會的東南亞國家,印尼已經走出金融風暴陰霾參與世界經濟。而曾經被看好的泰國,不同黨派群眾包圍機場與阻擾東協會議,成國際新聞中的大驚奇;此次東協峰會竟是如此草草結束,曾被喻為東協明日之星的泰國,實在是情何以堪。
【2009-04-13/聯合報/A11版/民意論壇】
|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