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3年12月12日 星期四

藍議員開公聽會討論上海自貿區 籲高雄借鏡


藍議員開公聽會討論上海自貿區 籲高雄借鏡


2013-12-12 01:15:37

http://hk.crntt.com/crn-webapp/touch/detail.jsp?coluid=153&kindid=0&docid=102918744

“從上海自由貿易區發展看高雄競爭力”公聽會。(中評社 高易伸攝)
國民黨籍高雄市議員李雅靜。(中評社 高易伸攝)
台南大學行政管理系助理教授兼台灣“行政院經建會”副研究員胡以祥(右)。
(中評社 高易伸攝)
義守大學公共行政與管理學系教授林皆興(左)、財務金融系學系副教授李建興。
(中評社 高易伸攝)
正修科技大學國企系副教授戴萬平(左)、真理大學觀光休閒事業學院餐旅館裡系教授于仁壽。(中評社 高易伸攝)
 
        中評社高雄12月12日電(記者 高易伸)大陸的第一個自由貿易區、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,9月底掛牌成立。國民黨籍高雄市議員李雅靜認為,上海設立自貿區的執行效率,可以提供高雄借鏡,11日邀集專家學者及高雄市府相關單位召開公聽會,共同探討相關議題。

  上海自貿區在9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,李雅靜表示,這個自貿區從媒體公開討論到公布總體方案,只有幾個月的時間。反觀台灣提出的“自由經濟示範區”,口號已經喊了好幾年,卻還沒有辦法落實。上海的經驗,可以提供高雄借鏡。
  
  李雅靜觀察,高市府都埋頭作自己的,遇到窒礙難行的事情,就會怪“中央”沒有去把政策落實,或沒規劃好。他一直在提醒市府官員,除高雄本身的經濟示範區外,還有其他地區、城市積極在辦相同屬性的計劃。把上海拿出來跟高雄做比較,除了可借鏡之外,也讓我們檢討招商是否出了問題。

  台南大學行政管理系助理教授兼台灣“行政院經建會”副研究員胡以祥提出下列8點供參考,第一、高雄與上海應建立相符合的“關貿網路平台”。第二、創建高雄上海農產品綠色通道。第三、建構高雄金融群聚中心,來做為人民幣離岸中心。第四、成為研發人才基地,特別是電訊產業,未來5G之研發,台灣能否參與“中規”系統研發,市場決定規格,美規、歐規、中規將是三大主流。第五、多媒體平台。第六、上海剛成為芝加哥期貨港的締交港,未來高雄能否成為上海的協力港?第七、上海與紐約建立國際教育合作,高雄與上海能否複製跨國教育模式?第八、高雄能否成為廉價航空的基地,並發展成服貿基地,成為前進大陸的食衣住行服務業之營運總部基地。

  高雄市經發局科長陳杏怡則表示,示範區的特別條例,等待“行政院”通過,再送“立法院”審查,時程上確實有延宕。而中央原先由高雄先示範的構想,變成“6海1空1處”,雖然導致資源分散,但市府透過成立推動小組,整合相關介面。

  專家學者方面,真理大學助理教授于仁壽建議,業者的投資環評,時常成為政治議題,希望由委員提供意見,由首長負政治責任。正修科大副教授戴萬平則表示,高雄應該盤點產業政策,思考本身要發展的產業。

  李雅靜最後認為,目前的市府團隊還沈浸在“移居城市”獲得幾金、幾銀、幾銅的喜悅,但去外面的是界走走、看看,不要固步自封,那只會更自我感覺良好。

  11日出席“從上海自由貿易區發展看高雄競爭力”公聽會人士包括,國民黨籍高雄市議員李雅靜、真理大學觀光休閒事業學院餐旅館裡系教授于仁壽、義守大學財務金融系學系副教授李建興、台南大學行政管理係助理教授胡以祥、義守大學公共行政與管理學系教授林皆興,高市府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主任秘書朱瑞成、高市經發局科長陳杏怡、高市府財政局科長徐婉蓉、農業局技正黃順成、法治局編審錢宜玲等人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搜尋此網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