走出台商舒適圈 台灣大學生勇闖東協
2015-02-10 Web only 作者:劉光瑩 相關關鍵字:
圖片來源:黃明堂
不去舒適的台商企業,反而到泰國、印尼本地企業實習。21歲的高雄正修科大學生蔡彥輝為何選擇走不同的路?
正修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四年級、21歲的蔡彥輝,髮型時髦、西裝筆挺的模樣,像極了韓劇《未生》裡頭,初出茅廬的年輕實習生。
就如同男主角張格萊勇闖約旦,決心往國際貿易發展的蔡彥輝走出舒適圈,也正往新興市場的道路上,頭也不回的大步狂奔。
經濟部國貿局2014年首度編列一千萬預算,鼓勵各大學選送學生至新興市場企業實習。第一年就有12所大學的13個計畫獲得補助,總共選送63名學生,前往實習的企業位於越南、印尼、巴西,以及墨西哥企業蹲點一個至一個半月。蔡彥輝與其他三位正修科大的同學,就是其中一個接受補助的計畫。
13個實習企業當中,有11間是台商分公司。原因很簡單,台商大多用台灣人當幹部,實習生語言相通,容易彼此照應。再者,海外分公司與台灣母公司聯繫方便,學生家長與學校老師隨時可關心學生在海外生活與工作狀況。
有個印尼的台商分公司,因為非常重視這次實習計畫,不但特別為實習生在公司旁租了舒適的宿舍,出外有專車接送,甚至還請煮飯阿姨幫忙打理生活,可說照顧的無微不至。
但這樣的「實習」,看在正修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戴萬平眼裡,卻太過舒適。十多年前在攻讀中山大學博士班時,因為論文題目是印尼經濟,他毅然決然隻身前往印尼雅加達,在大學裡上了半年的語言和歷史課。
「上課時非常震撼,班上只有我一個台灣人,同學當中有好多韓國人與日本人,都是韓商、日商公司選送的員工,我當時就切身感受到,他們為了瞭解新興市場付出的努力,」他說。
他認為,要培養進軍東協的人才,最有效的就是先把學生丟過去。「舒適的生活雖然讓爸媽放心,學生學習卻有限,所以我特意不選擇台商。」於是,他透過印尼留台同學會的協助,與雅加達當地肥皂製造與貿易商PT Sunindo Bangun Kersana接上線。
「我就是要讓他們走出台商的舒適圈,盡量融入當地人生活,」他說。
4位實習生,3男1女,住在離公司一個小時車程的宿舍,每天和印尼當地人一起擠公車上班。他們是公司裡唯一的華人,與其他同事、主管非得以英文溝通不可。
這家貿易公司專門生產供給中東、東協市場用的肥皂與美容用品,實習生們學到何謂「哈拉認證」(Halal),也瞭解到印尼因信奉伊斯蘭教而具有先天的優勢,相較之下,中國大陸或台灣生產的肥皂,因可能帶有豬油成分,較難打入穆斯林市場。
在雅加達待了一個月,蔡彥輝驚艷於雅加達繁茂的市容,「印尼的市場有兩億人,且大多是消費力強的年輕人,每天出門都塞車、商場永遠擠滿年輕人,」他興奮說。
這不是他第一次勇闖東協。前年,蔡彥輝第一次出國,就是參加戴萬平組的泰國正大集團實習團,到曼谷的7-11見習一個月。
「那時跑船的父親原本還不以為然,說怎麼不去日本之類的先進國家,」他回憶,原本也有點遲疑,但到了泰國,才發現曼谷機場比中正機場還要大,市區繁華的程度一點都不輸給故鄉高雄,到處都是外國觀光客,就連計程車司機英文都流利。
「我完全改觀了,原來這就是新興市場,」他的雙眼發亮。
蔡彥輝透過前泰國實習單位的推薦,今年夏天從正修畢業後,就即將到曼谷就讀正大集團企業大學的國際管理學程,將以英語、泰語、華語三種語言授課。
「我的未來就是在東協市場,」他充滿自信說,「因為,比起中國大陸或美國,東協GDP成長的速度在過去五年,跟未來幾十年,都是最快的。」
國貿局也因為看到這新一波的成長動能,不止將繼續辦理選送大學生至新興市場實習,還預
計名額將倍增。
國貿局長楊珍妮說,「台灣以貿易立國」已經是老生常談,但只有讓大學生親自去闖蕩,他們才瞭解箇中真義。「每一代都應該要有願意探索未知、出國闖蕩的一群人,」她說。
她認為,有意朝新興市場發展的年輕人,首先應加強語言與科技能力,再選定其中一個新興市場國家來耕耘研究。「國貿局選送去新興市場實習的年輕人,十個當中如果能有一個,將來有志於國際貿易,那就太好了,」她說。
《未生》當中的張格萊,從一開始不會用影印機、不敢接電話,到後來突破恐懼,表現超群,甚至在約旦上演街頭追逐戰,全憑一股初生之犢的毅力和努力。只要夠勇敢,每個台灣年輕人,都有潛力成為下一個張格萊。
就如同男主角張格萊勇闖約旦,決心往國際貿易發展的蔡彥輝走出舒適圈,也正往新興市場的道路上,頭也不回的大步狂奔。
經濟部國貿局2014年首度編列一千萬預算,鼓勵各大學選送學生至新興市場企業實習。第一年就有12所大學的13個計畫獲得補助,總共選送63名學生,前往實習的企業位於越南、印尼、巴西,以及墨西哥企業蹲點一個至一個半月。蔡彥輝與其他三位正修科大的同學,就是其中一個接受補助的計畫。
13個實習企業當中,有11間是台商分公司。原因很簡單,台商大多用台灣人當幹部,實習生語言相通,容易彼此照應。再者,海外分公司與台灣母公司聯繫方便,學生家長與學校老師隨時可關心學生在海外生活與工作狀況。
有個印尼的台商分公司,因為非常重視這次實習計畫,不但特別為實習生在公司旁租了舒適的宿舍,出外有專車接送,甚至還請煮飯阿姨幫忙打理生活,可說照顧的無微不至。
但這樣的「實習」,看在正修科技大學國際企業系副教授戴萬平眼裡,卻太過舒適。十多年前在攻讀中山大學博士班時,因為論文題目是印尼經濟,他毅然決然隻身前往印尼雅加達,在大學裡上了半年的語言和歷史課。
「上課時非常震撼,班上只有我一個台灣人,同學當中有好多韓國人與日本人,都是韓商、日商公司選送的員工,我當時就切身感受到,他們為了瞭解新興市場付出的努力,」他說。
他認為,要培養進軍東協的人才,最有效的就是先把學生丟過去。「舒適的生活雖然讓爸媽放心,學生學習卻有限,所以我特意不選擇台商。」於是,他透過印尼留台同學會的協助,與雅加達當地肥皂製造與貿易商PT Sunindo Bangun Kersana接上線。
「我就是要讓他們走出台商的舒適圈,盡量融入當地人生活,」他說。
4位實習生,3男1女,住在離公司一個小時車程的宿舍,每天和印尼當地人一起擠公車上班。他們是公司裡唯一的華人,與其他同事、主管非得以英文溝通不可。
▲在印尼雅加達肥皂工廠實習期間,與印尼督導合影。
這家貿易公司專門生產供給中東、東協市場用的肥皂與美容用品,實習生們學到何謂「哈拉認證」(Halal),也瞭解到印尼因信奉伊斯蘭教而具有先天的優勢,相較之下,中國大陸或台灣生產的肥皂,因可能帶有豬油成分,較難打入穆斯林市場。
在雅加達待了一個月,蔡彥輝驚艷於雅加達繁茂的市容,「印尼的市場有兩億人,且大多是消費力強的年輕人,每天出門都塞車、商場永遠擠滿年輕人,」他興奮說。
這不是他第一次勇闖東協。前年,蔡彥輝第一次出國,就是參加戴萬平組的泰國正大集團實習團,到曼谷的7-11見習一個月。
「那時跑船的父親原本還不以為然,說怎麼不去日本之類的先進國家,」他回憶,原本也有點遲疑,但到了泰國,才發現曼谷機場比中正機場還要大,市區繁華的程度一點都不輸給故鄉高雄,到處都是外國觀光客,就連計程車司機英文都流利。
「我完全改觀了,原來這就是新興市場,」他的雙眼發亮。
蔡彥輝透過前泰國實習單位的推薦,今年夏天從正修畢業後,就即將到曼谷就讀正大集團企業大學的國際管理學程,將以英語、泰語、華語三種語言授課。
「我的未來就是在東協市場,」他充滿自信說,「因為,比起中國大陸或美國,東協GDP成長的速度在過去五年,跟未來幾十年,都是最快的。」
國貿局也因為看到這新一波的成長動能,不止將繼續辦理選送大學生至新興市場實習,還預
計名額將倍增。
國貿局長楊珍妮說,「台灣以貿易立國」已經是老生常談,但只有讓大學生親自去闖蕩,他們才瞭解箇中真義。「每一代都應該要有願意探索未知、出國闖蕩的一群人,」她說。
她認為,有意朝新興市場發展的年輕人,首先應加強語言與科技能力,再選定其中一個新興市場國家來耕耘研究。「國貿局選送去新興市場實習的年輕人,十個當中如果能有一個,將來有志於國際貿易,那就太好了,」她說。
《未生》當中的張格萊,從一開始不會用影印機、不敢接電話,到後來突破恐懼,表現超群,甚至在約旦上演街頭追逐戰,全憑一股初生之犢的毅力和努力。只要夠勇敢,每個台灣年輕人,都有潛力成為下一個張格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