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下雜誌 2019/04/18
https://www.cw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94811
近年來台灣就讀的東南亞僑外生大幅增加,2014年東協十國僑外生有1萬6千多人,到2018年已超過3萬人,成長幅度高達八成五。隨著學生數年年突破新高,企業也開始將徵才觸角伸向東南亞學生。他們為何成為企業積極招手的對象?
艷陽高照下的雲林科技大學,穿過寫著「徵才博覽會」的拱門,即進入人山人海的禮堂,不少學生被擠到二樓樓梯上。在一片徵才攤位中,有企業不但用英文看板,還開出多個東南亞職缺,並註明歡迎東南亞籍畢業生。
這股熱潮不限於科大,台大和成大今年3月也首度聯合舉辦南向人才招募活動。「台商非常需要東南亞人才,」活動承辦人、成大研究總中心專員鄭維芝表示,很多在東南亞設廠的台商,特別是馬來西亞、越南及泰國,更是求才若渴。
無論是一般大學或科大,都感受到台企對東南亞學生的興趣大增。究竟在台灣的東南亞畢業生有多搶手?為什麼台灣企業頻頻對他們招手?
商管、機械工程背景的東南亞生最搶手
畢業季將屆,正修科大國企系教授戴萬平越來越煩惱,身兼成功大學東南亞研究中心研究員的他,三天兩頭收到企業來信或當面請託,希望他推薦東南亞籍學生去實習或工作,但有時候不見得能找到有興趣的學生,「找東南亞學生,真的要早點佈局,」他說。
隨著東南亞各國持續發展,越來越多企業對南向有興趣。根據104人力銀行資料顯示,過去5年大陸工作維持平盤,越南、泰國等國的工作機會則明顯成長,而且實際需求數還不止於此。
戴萬平觀察,近來和他接觸以南部傳產中小企業居多,因為公司規模小,需求人數少,不見得會透過人力平台招募。
制度完備的大公司則是開放實習機會給東南亞學生。台北富邦銀行去年第四季推出實習計畫,針對今年應屆畢業、中英文流利的東南亞籍學生,提供5天的寒假培訓和時薪250元的學期實習機會。
目前以商管、機械工程背景的學生最為搶手,戴萬平表示,曾有正修科大的MBA學生,論文還沒寫出來,就被屏東一家機械製造商相中當業務代表。
歸根究底,是因為大陸一、二線城市工資不斷上漲,加上中美貿易戰影響,不少台商加速轉往東南亞,需要熟悉當地語言的員工協助開拓業務,或者是管理工廠。有母語優勢又有台灣經驗的東南亞學生變得愈來愈吃香。
成為台企開拓東南亞市場的主力
另一方面,近年來台的東南亞學生和僑生人數也快速增加,據教育部統計,近年來自東協十國的學生,從103學年度16,631人,到107學年已竄升到30,825人,成長了八成五。
外籍生較多的大學,對於這股熱潮的感受很深刻。3月份,台灣科技大學就業博覽會參加的兩百家企業,有四成願意招募東南亞員工,校長廖慶榮表示,已有不少企業希望培養東南亞的優秀學生,在台灣工作一、兩年後外派回母國當主管。
距離台北230公里外的雲科大禮堂,兩個越南學生站在徵才攤位前,「工作不會在越南,是在新竹,」現場招募人資回答。他們要徵的不是派回母國工作的工廠幹部,而是留台的業務人員。
這家科技製造公司,今年第一次招募東南亞新鮮人,現場針對越南、印尼、泰國等國開出多個職缺。負責招募的人資說,公司希望開拓東南亞市場,需要招聘懂當地語言的業務人員,但因為類似的台灣人才不多,才決定就近招募在台唸書的學生。
相對於業務知識,語言能力相對難速成,人資說,同業也曾聽說花錢送台灣員工受訓,最後卻跳槽的案例,因此聘用東南亞學生是培訓成本相對低的選擇。
國際化職場環境已是不可避免的趨勢
這樣的白領工作,需要的能力和薪水都不低。因為要能和台灣同事共事,中文溝通能力是面試篩選的關鍵,至於在以英語作為主要溝通語言的部門或公司,三種語言能力更是必須。這位人資觀察,如果是國立大學畢業新鮮人,起薪大約是台幣3萬7到3萬8,碩士級更有4萬以上。
近年印尼、馬來西亞等國大舉投入基礎建設,懂中文又有台灣經驗的東南亞畢業生在母國也是搶手人才。
戴萬平表示,中文能力和在台工作經驗對履歷有加分作用,他有一個泰國學生,在台灣工作幾年後被挖角回泰國,薪水瞬間翻了一倍,「有海外經驗能夠幫他們的履歷鍍金。」
台大3月徵才活動上有超過百人駐足的世曦工程,早在十多年就任用東南亞籍僑生。董事長周禮良表示,這4、5年在馬來西亞、印尼拿到設計案,逐漸打出名號,對當地學生會產生吸引力,儘管曾有被挖角經驗,但若能維持朋友關係,對於未來和當地廠商合作會有幫助。
隨著東南亞的就業機會在上升,本地學生勢必面對更嚴峻的競爭。
戴萬平認識兩個菲律賓學生,畢業後留在台灣當工程師,薪水一個月不到4萬,對他們來說已經是天價,加上英文溝通沒問題又坐得住,確實會和台灣學生形成競爭。
國際化的職場環境已是無可避免的未來,許多大學讓更多外國學生走進來的同時,也開始加強與當地校友的連結,為台灣創造更多機會。
如何利用既有優勢、為台灣學子打造更國際化的舞台,是政府和國內教育者必須面對的課題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